你的位置:beplay全站app官方版 > 新闻动态 > 我乘高铁去酉阳丨走进红色酉阳,追忆红色往事,探寻红色印记_革命_赵世炎_先辈
我乘高铁去酉阳丨走进红色酉阳,追忆红色往事,探寻红色印记_革命_赵世炎_先辈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22:12 点击次数:74
编者按:酉阳是一片红色热土。从1915年赵世炎从龙潭出发,踏上民族复兴的觉醒之路,到1934年红二、六军团会师南腰界,开启长征新征程……革命先驱在酉阳留下的一段段红色往事,永远值得铭记!革命先驱憧憬的今日之山河,永远值得珍惜。如今,先烈们战斗过的地方,正发展成为他们期待的模样——渝东南的崇山峻岭间,铁轨高架,民族地区、革命老区大步迈入经济腾飞的高铁时代,酉阳正式进入“2小时重庆交通圈”。在这个高铁飞驰的新时代,必将推动人流、物流、信息流、资金流加速汇聚,也必将让酉阳的红色印记焕发出新的光彩。
104载风雨兼程,104年波澜壮阔,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的日子。迎着朝阳,踏上探寻酉阳红色印记的征程。酉阳这片厚重的土地,镌刻着无数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,承载着革命先辈们的热血与信仰。他们如同璀璨星辰,不断焕发着生机与活力,指引人们不断向前。
走进南腰界革命根据地,时光仿佛在这里凝固。古色古香的建筑,青石板铺就的小路,以及一草一木,都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。1934年,红三军在贺龙、关向应等率领下,创建了以南腰界为中心的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。如今,当地还完好保存着革命遗址56处。这里不仅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,还是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青少年教育基地。
展开剩余71%踏入红三军司令部旧址,木质的桌椅、陈旧的油灯、斑驳的墙壁,都无声地讲述着当年的故事。在这里,贺龙等革命先辈们运筹帷幄,指挥着一次次战斗,制定着一个个战略决策。墙上挂着的老照片,虽然已经褪色,但照片中先辈们坚毅的眼神依然透露出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。据当地的老人回忆,当年红军来到南腰界后,积极发动群众,打土豪、分田地,帮助老百姓解决生活困难,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鱼水情。“红军是咱老百姓的队伍”,这句朴实的话语在南腰界代代相传,成为当地人民心中永恒的记忆。
漫步红军街,两旁的建筑依旧保持着当年的风貌。当年红军战士书写的“共产党十大政纲”“红军不拉夫不筹饷”等宣传标语仍然清晰可见,红军大学、红三军宣传队等遗址也保存完好。街边的商铺,售卖着红军草鞋、革命纪念品等特色商品,仿佛将人们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。
在红军烈士墓,矗立着红军纪念碑。前来瞻仰的人络绎不绝,有党员干部、学生,还有普通群众。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,向烈士敬献花篮,鞠躬默哀,缅怀革命先辈们的丰功伟绩。一位来自县城的老党员感慨地说:“每次来到这里,都能感受到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,革命先辈的事迹激励着我不忘初心,继续前行。”
与南腰界相隔不远的龙潭,是酉阳又一片红色热土。1901年,赵世炎在这里出生。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、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、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、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创建者之一。
赵世炎烈士纪念馆包含故居、陈列馆、游客接待中心、凭吊广场四部分。在纪念广场,矗立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字的赵世炎烈士塑像。故居大门上,悬挂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“赵世炎同志故居”门匾。这里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也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。
在展厅里,一张张珍贵的照片、一段段详实的文字,记录着赵世炎从求学立志到投身革命的历程。他远赴法国勤工俭学,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;回国后,他全身心投入到工人运动中,参与领导了震惊中外的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。他写给家人的书信中,字里行间流露的,是他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,让人不禁为之动容。
这些红色印记是酉阳宝贵的精神财富,也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。近年来,酉阳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红色资源,积极发展红色旅游,通过修缮革命遗址、打造红色文化广场、开发红色旅游线路等措施,打造了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。
发布于:北京市Powered by beplay全站app官方版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